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绿色发展理念下对生态利益危机及其化解的探究

来源:数理化解题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及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习近平治国理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及意义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理念是在理论与实践的持续发展中提出的。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生态问题提出了“两山理论”,使浙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显著提高,着力推进了“美丽浙江”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注重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增添了生态文明的内容,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法律保障。直至十八届五中全会,在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下,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作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绿色发展对于解决当下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意义重大。当前,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们的生态利益遭受损失,出现了生态利益危机。绿色发展理念正是根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提出的发展新理念,对于解决生态利益危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对生态利益危机的阐述

生态利益危机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须予以应对的问题。探究生态利益危机的含义、表现及特征,对于准确把握、认识危机,进而解决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利益危机的含义

在界定生态利益危机之前,首先需要阐明利益、生态利益以及危机的定义。利益是“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在满足主体需要时,在需要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形式。”① 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因此,在生态利益中,包含了这样一层含义:生态利益的客体即客观需要对象对生态利益主体需要的满足。根据这一定义,笔者认同邓禾、韩卫平的观点,认为生态利益的主体是人,客体是生态系统。“生态利益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所享有的非物质性的利益,即生态系统对人类非物质性需求的满足。它主要包括安全生存的利益、享受清洁空气的利益、享受优美景观的利益、获取知识的利益等。”② 邓禾、韩卫平:《法学利益谱系中生态利益的识别与定位》,《法学评论》2013年第5期,第111页。这里强调非物质性的利益,将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供给服务排除在外,可以有效区分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差别。

对于危机,有很多不同的表述,在外文词典中危机多有转折点、关键时刻的意思。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罗尔森塔则认为,危机是一段时间巨变和集体紧张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日常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受到威胁。① 刘长敏:《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综上,笔者认为,生态利益危机是指因公众的生态利益受到损害,而产生冲突行为,进而对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潜在威胁,需要党和国家尽快对此做出决策的危急状态。

(二)生态利益危机的表现形式

当前水体污染、雾霾天气、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生态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为此已发生了各类局部性冲突。比如出现环保局长被悬赏下河游泳的风波,表达了公众因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而严重不满的情绪。此外,近年来,生态利益受损者联合发起维护生态利益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东阳画水事件、余杭中泰事件、厦门PX事件等。在这些事件中,企业的排污行为或者化工项目使当地居民的安全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基于共同的生态利益,当地居民选择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暂时性的、松散的利益群体,对损害自身生态利益的行为予以抗议。在这一过程中,如若事态得不到有效缓和与控制,形势便会进一步恶化,发生围堵、打砸等暴力行动,导致局面混乱不堪。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利益危机的表现形式,常常从公众的不满情绪转为语言抨击进而发展为局部性行为冲突。危机以此类形式的外化表现对预防危机进一步恶化发出警示。必须加快提出应对措施,化解危机,否则就会对人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三)生态利益危机的特征

1.公共性

生态利益是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非物质性利益,这些非物质性利益往往以共有的方式呈现,人们总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因此,生态利益受损,对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也就成为公众需要共同面对的局面。而“个人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② 王伟光:《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页。为了维护各自的生态利益,具有相同利益的利益个体就会集合起来形成利益群体,予以抗争。从而使得危机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公共性的特点。

文章来源:《数理化解题研究》 网址: http://www.slhjtyj.cn/qikandaodu/2021/0504/652.html



上一篇:也谈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下一篇:年美台关系展望

数理化解题研究投稿 | 数理化解题研究编辑部| 数理化解题研究版面费 | 数理化解题研究论文发表 | 数理化解题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数理化解题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